2)第一百六一章 热烈争论_南宋之霹雳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商人。甚至连一向沉稳定的余柱也提出,火器生产实在滞后,是否因为重视不够,这军工厂的管理是否有待改进?这些诘问让李三儿涨红了脸。

  实际上,曹二狗等军方高层人员也知道搬迁工厂涉及的事务极其庞杂,李三儿带着手下的几千人没日没夜地干,着实非常辛苦。但扩军以后各旅的火器缺口实在太大,着实影响了训练。要是这时候蒙古人打来,如何是好?便忍不住抱怨了几句。欧阳轩最清楚的李三儿难处,当下便按下了争议,又将各旅的火器进行了调配,优先满足关键防御和作战部队的需要。至于其他部队的火器缺口,只得慢慢等待。

  这工业体系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就拿大邑军工厂来说,这绝不是将万家坪和琉璃坝的军工厂搬下山那么简单,也不仅是扩大了规模增加了人手,而是整个军工生产体系的大规模升级换代。毫不夸张地说,在生产设备和动力、人员管理、技术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已与原有军工厂差别极大。以炮管生产为例,以前是用铸造法生产,是将铁水浇到模具之中;现在改进为镗铣法生产,即用车床对实心圆铁柱加工成炮管。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炮管质量极好,次品率也低,但得先制出精铁车床,还需要锻压机,这两个设备都需要动力驱动,所以还需拦水筑坝以获得足够水能。这也是大邑兵工厂至少明年初才能投产的原因。

  在欧阳轩的计划中,霹雳军的一线部队将逐步列装新型火炮火枪和手雷,换装下来的武器则一部分用来装备二线部队,一部分则拿去售销给友好势力。军火交易从来都不是单纯的买卖,而是建立政治联盟的手段之一。当然,销售武器也是因为缺钱。特别是近期霹雳军各项事业快速扩张,大规模的建设和军队作战都需要海量的资金,这让欧阳轩和李爽等人头痛不已,自然不会放过军火买卖这个暴利行业。有了充足资金的支持,研发和技术投入才会越来越多,进而研究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对于不可避免的技术扩散,则是能延迟则尽量延迟,但绝对是阻止不了的。基于这种思路,欧阳轩的想法是要尽快形成良性循环的研发体系和完善的工业基础。即便蒙古人偷得火器技术,也无法规模生产,或者生产出来的也与霹雳军火器有代差。照样被霹雳军先进技术碾压,照样会被霹雳军的强大生产能力吊打。

  联席会议的最后一个议题是讨论如何营救被俞兴父子扣留的铸炮技术人员。在会前,董虎已将侦察人员探得的情况报告给了欧阳轩。俞大忠率军进攻彭山失败后,并没有回到嘉定,而是在眉州城驻防,那几名技术人员就关押在城西一处坞堡之中。与会的人都赞成欧阳轩的意见,认为无论多大代价也要将他们救回来。只不过对采用的方式略有争议。

  鲁德之认为,俞兴虽然只是霹雳军名义上的顶头上司,但如果用强夺回人质,在世人看来有叛逆朝廷之嫌。霹雳军不可站在道义的对立面,还是得走财物赎回这条路,至于价格可以慢慢谈判。俞兴既然可以漫天要价,霹雳军则可坐地还价。鲁德之这个意见得到了李爽和黄大根支持,余柱、李三儿等人则不可置否,只是董虎和曹二狗坚决反对这个做法。在他们看来俞兴父子以势力欺人,越来越得寸进尺,这歪风邪气断不可长。这段时间俞兴的所作所为让欧阳轩越发憎恨这些腐败官僚,他决定绝不能让俞兴父子如愿,而是派特种部队前去救回人质。只是如何救,得再合计合计。这时一直沉默未发言的杨秀才缓缓说道:“何不冒充成鞑子骑兵前去劫人?”

  请收藏:https://m.xpof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