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四 蒙军退走_南宋之霹雳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也异常凶猛,两天前还组织了一次进攻,但在占据优势的情况突然离开了战场,径直往上游眉州方向而去,并未在嘉定水面留下些许舢板和小艇。接下来便是蒙古耶律买柱的骑兵突然之间便不知去向,连同他们而去的还有汪德臣部的骑兵。

  看着蒙古人空空荡荡的营地,俞兴心中甚至是犹豫。追击吧,又怕这是蒙古人奸计,专门引诱嘉定军离开坚城利堡。不追吧,他又实在不愿放弃大捷的机会。此次并没有斩杀多少蒙军,如何才能搏得军功?相比俞兴的冷静,他手下将校的追击之心便要急切多了。这些将校中有的跟随俞兴近十年,多次挫败蒙军对嘉定的围攻,并因此逐步升迁。在他们眼中蒙古骑兵既追不上也打不过,汪德臣的蒙古汉军虽然追得上但打不过,但用杨大渊部新附军的人头去换取军功,总能行吧。

  俞兴心中纠结,却禁不起手下将校的撺掇。他虽然是一方土皇帝,也不敢无视手下将校的利益。所谓“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这些人刀头舔血,便是要用军功换取权力和财富。在这些将校看来,痛打落水狗机会显然不能错过。在手下强烈请战下,俞兴犹豫半天终是下令追击。不过他并没有将主力投往蒙军退却的隆州方向,而是下令往眉州进军,追击杨大渊部新附军的只是一支偏师。俞兴虽然人品为人所不齿,但无疑也是个能人,否则也不会在宋蒙两军残酷拉锯战中,数次挫败蒙军围攻嘉定,保有这个川西最重要的城市。他的这个追击命令,避免了灾难性的失败,挽救了无数士兵的性命。

  往隆州方向追击的偏师,果然中了蒙古人的埋伏,毫无意外地遭遇了大败。这支偏师仗着地形熟又是轻装疾行,很快便追上了杨大渊部。出乎嘉定军意外的是,杨大渊部并没有四散而逃,反倒毫不畏惧迎了上来。杨大渊部新附军原本就是宋军精锐,在四川宋军中也颇有名气,降了蒙古人后,没有了宋军固有的以文制武官僚体系制约,战斗力不降反升。就在双方厮杀得难分难解之时,前几日不见的蒙古骑兵又突然出现在战场,从两翼向嘉定军包抄过来,霎时间将嘉定军冲得七零八落。幸得战场周边皆丘陵低山,骑兵追之不及,而嘉定军又熟悉地形躲藏在林草间,才得以避免全军覆灭。

  俞兴亲率主力前往眉州,也遭到了蒙古人回马枪,耶律买柱的骑兵早就在那里等候了。只不过俞兴老于行伍早有准备。他此次率军北上为水陆并进,步军沿河伴随船只前进。这种行军线路,可让步军和水军相互支援,速度虽然比不得走官道大路,却也最稳妥。加之俞兴目的只是收复眉州,并不抢时间,故采用的是稳扎稳打的战术。在水军火力掩护下,嘉定军在面对蒙古骑兵突袭时从容结阵,又有船只护住后背。嘉定军甚至用强弩杀伤了不少骑兵和马匹。耶律买柱见无隙可趁,只得退去。

  俞兴率军还未到达眉州城下,便又率部匆匆往回赶。一方面是刘黑马从成都重新派了水军增援眉州城。逆水进攻的嘉定水军面对背靠眉州城的蒙古水军,毫无优势可言。另一方面则是嘉定城传来急报,大批的蒙古骑兵又出现在城下。此刻嘉定城兵力空虚,守城的主力为临时组织的民壮,短期内守住城池问题倒不大,但要长期坚守却是很难。

  俞兴率军赶回嘉定之后,蒙军便撤退了。此时无人再提追击话题,反倒纷言:“穷寇莫追”。实际上,蒙军攻打嘉定并没有损失多少人马,反观嘉定军损失非常惨重。除了追击杨大渊部偏师的惨败外,前期眉州城失陷也损失了不少兵卒。

  请收藏:https://m.xpof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