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四章 姚德身死_南宋之霹雳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金堂城门的,正是教导旅营以上的全部军官。

  就在新附军打开城门之时,正在北门战场指挥的曾勇便从望远镜里发现了异样:先是城门楼处一处混乱,还有守军在相互厮杀,接着便是护城河上的吊桥被放下,后来则是沉重的城门被缓缓推开,对于这种战机他当然不会放过。只是由于事发突然,他只来得招呼身边的军官随他冲锋。教导旅的士兵见了金堂城门洞开,又见旅长及其他指挥官策马冲锋,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也抄起武器朝城门冲去。由于金堂守军并没有重型投石机和八牛床弩等大杀器,其轻型投石机射程也不足二百米,故教导旅的栅栏已立在了城外半里处。半里的距离对骑兵来说,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故城门关到一半之时,曾勇已带着人冲到了尚未拉起的吊桥之上。

  金堂县新附军本就不多,扣除督战队和姚德的亲兵之后,摊到每面城墙也不过一百余人,即便加上强征上墙的民壮也不过三百余人左右。北门新附军本只有一百人,相互残杀死了十余人,又逃出城六十余人,便只剩下了三十余名士兵,守卫在城门的士兵更是只有十余人。至于那些民壮在新附军内讧之后,便趁机一哄而散了。守卫城门的十余名新附军见曾勇等人的策马劈杀过来,只得放弃关了一半的城门纷纷后退。等姚德带人赶到之时,曾勇等军官已合力将城门推开,而身后则是源源不断而来的教导旅士兵。

  姚德的亲兵和督战队虽然皆为勇悍亡命之徒,但那里是教导旅士兵的对手。冲在最前面的是杨邦宪带领的苗疆士兵,他们以手雷开道,一波冲锋便将新附军阵形冲乱,并将他们驱赶到了城中央的县衙之中。姚德及其心腹知道投降也不会有好果子吃,自然是负隅顽抗。他们堵死了县衙大门,对翻墙跳入的霹雳军士兵又是一顿乱射乱砍,倒让教导旅士兵吃了大亏,死伤了好几人。杨邦宪一怒之下,命人用火药将县衙院墙炸开,在投掷了数十枚手雷之后又放了几轮火枪,待硝烟散尽之后才带人小心翼翼走入县衙。只见里面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其中一具长得孔武有力又身披铁甲。当下便叫来俘虏过来辩认,死者正是姚德。

  击毙姚德拿下了金堂城,并不意味着大军可以马下顺流而下,因为航道已经被沉船堵住了。不过幸好航道并未完全堵死,勉强可以容纳小艇通过。黄大根无可奈何,只得一面派派人抓紧时间疏通航道,一面让特种旅一营长顿珠率部分士兵乘小艇前往云顶城。黄大根此行所带的船只,大部分为运输船,只有二十余艘轻便小艇可以从堵塞处的岸边拖过。顿珠等人便是乘这些小艇前去支援云顶城的同袍。他麾下的一营原本有五百人,是特种旅战力最强的营,已被董虎带走了三百人前去云顶城,现在率领的二百人便是一营剩下的全部兵力了。

  金堂城离云顶城不过六十里左右,因小艇顺流而下顿珠又命人轮流划桨,故船行速度极快。行至半路之时,便遇到董虎派来求救的士兵,众人眼见其浑身伤痕和满面的烟尘血迹,又听说守卫云顶城的兄弟们情况危急,不由得嚎啕大哭,纷纷加快了划桨的力度,一时间竟呈现百舸争流的态势。顿珠当然明白属下救援心切,但也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便喝令稍放慢速度,一方面是防止过度损耗体力,另一方面也是小心谨慎,防止中了蒙军的埋伏。

  请收藏:https://m.xpof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