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四章 清除匪患(二)_南宋之霹雳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霹雳军中有不少夷蕃士兵,苗疆士兵也有不少善于攀爬之人,杨邦宪从中精选了三十人成立了突击队。为了攀爬方便,这些士兵只带左轮短火枪、腰刀和手雷。听了憨老二的建议,杨邦宪又命人紧急打造了冰爪、冰镐,又缝制了皮手套和贴身的皮袍、皮帽,在临行前又饱食了大块膏肥的猪肉,喝了热姜糖水。据憨老二讲,此行攀爬的艰险路段其实只有几条,长度不过数百米而已,真正的威胁反倒是恶劣的气侯。如果不带好防寒衣物,极易体温流失。他们虽然在下山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但下山过程中也差点被冻毙,以致下山后很长时间内极其虚弱甚至站立不稳,轻易被霹雳军俘获。

  突击队从背后偷袭,杨邦宪则带着人从正面佯攻,将大部分土匪从九峰山顶吸引到了半山腰。故霹雳军突然出现并占据山顶之时,留守山顶寨子的十余名土匪顿时乱作一团。说土匪窝是寨子实在是言过其实了,那不过是些木板草料搭成的房子和窝棚,并没有多少防御能力。那十余名土匪那里经得住手雷和火枪的轰击,转眼间便死伤殆尽。半山腰的土匪听得山顶喊杀声四起,急忙赶回来增援,却被迎面滚下来的石头砸得屁滚尿流。突击队现在也要让他们尝尝被石头砸的滋味。

  二百余名土匪被卡在山腰进退两难。向下进攻吧,下方的霹雳军人数众多又有火器,那些轻火炮发射的霰弹轻易地封锁了整个山道,将冲锋的土匪打成了筛子;向上进攻吧,山顶上不断滚落的磨盘大小石头,挟着凌厉的冷风而下,未被砸中者也为之胆寒,偶有侥幸者气喘吁吁冲到近处,却死在劈头盖脸的火枪和手雷之下。虽然身处绝境但匪首和数十名身负累累血债的悍匪仍不肯投降,他们挟持着其余土匪决心顽抗到底。

  山顶的突击队员见了土匪不肯投降,索性在山顶的匪窝放了一把火。那些风吹日晒的木头草料是极好的燃料,一时间风助火势,火焰直冲半空,噼噼叭叭烧了起来。半山腰的土匪一见山顶起了大火,知道攻了上去也会冻死饿死,便绝了再往上山冲的心。匪首只得又驱赶土匪往山下冲,冲了几次无功而返,反倒在山径小道上留下满地尸体和一片哀嚎。这匪首倒也光棍,眼见生路已绝便不再挣扎了,直接自刎而亡。眼见匪首一死,剩下的土匪便纷纷降了。

  霹雳军士兵极其痛恨这些土匪,先不说他们耽搁了彭州工业点的特别是兵工厂建设,更杀害了上百名无辜百姓,甚至造成了包括突击队员在内的几十名霹雳军士兵伤亡。那三十名突击队员到达山顶的只有二十七人,有三人在攀爬过程中摔下悬崖到丧生。只不过按照霹雳军规定,对罪犯处罚只能由司法系统来决定,而不能处以私刑。在军政联席会议上,霹雳军高层也曾为此争论过,对此欧阳轩旗帜鲜明地支持杨秀才的意见,认为司法是社会公平的底线,绝不可任意为之。只有在战事紧急等特殊情况下,才可以当机立断进行处置。

  杨邦宪手下的苗疆士兵在这次攻打九峰山中,死伤最为惨重,足足死了十七人伤了三十五人,故在移交之前这些苗疆士兵为了泄愤倒将俘虏胖揍了一顿。数日之后,俘虏的甄别情况证明了欧阳轩坚持司法独立审判的重要性。经过审理,在二百余名俘虏中,罪大恶极需要处以死刑的不过二十余人,服苦役的则占了大部分,还有十余名俘虏如憨老二那样虽有轻罪却事出有因,被赫免开释。这个结果让杨邦宪明白人命关天,千万大意不得。毕竟他身为家主,将来可是掌握着无数人生死。

  请收藏:https://m.xpof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