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一章 绵竹峰烟_南宋之霹雳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又小心翼翼将口塞住。为了抵御冬日夜间的寒气,霹雳军为哨兵配置了兽皮制成的大衣和帽子,还配给了少量的白酒和肥膘肉,有的哨点甚至还有姜糖水,故夜间值守对士兵来说,不仅不是苦差事,而是意味着可以一饱口福。当下霹雳军虽然不缺粮食,也饲养了大量的猪、羊及鸡鸭等家畜家禽,还从蕃区等地采购了肉类和兽皮等物资,但酒、肉和糖仍是奢侈品,主要是用于战事之需,平时仍然难得一见。

  酒下肚片刻之后浑身便有了暖意。此时正是四更时分,也是人最困乏睡意最浓烈的时候。杨三娃和李老四克服睡意的办法简单粗暴又十分有效,那就是相互拎对方的鼻子。不料此次李老四下手重了些,将杨三娃拎得眼泪汪汪,痛得差点叫了起来,却被李老四用他那沾满泥土的脏手一把捂住了嘴。霹雳军对值守喑哨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不能打瞌睡,也不能出现大动静,否则被查哨的军官发现,处罚非常严重甚至会被开除军籍。痛疼与嘴里的泥土让杨三娃怒火中烧,就在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当口,李老四附在他耳边悄声说道,“有人在涉水渡河”。

  李老四的话让杨三娃顿时安静下来,他随即转头将耳侧向河边。冬日以来,原本宽达半里的河道大部分成了河滩,河面变得只有十余米宽,水势变缓了不少,不再是奔腾哗哗作响。杨三娃听了片刻,便听出了平和流水声中夹杂着脚步?水声,偶尔还有低呼声——河水虽然只及大腿,但河底遍布大小的光滑卵石,加之水冷刺骨,要过河也是不易。从声音判断,涉水的不下百人。两人判断此时过河者必是蒙军无疑,当下决定由李老四悄悄回堡垒报信,杨三娃在此阻止对方上岸。

  杨三娃一人要想阻止蒙军过河显然不可能。只不过这支蒙军根本不知自己行踪已暴露,当他们蹑手蹑脚的走到岸边时,上方的小树林中突然一阵响动,接着便有东西掉落下来,接着便是猛烈的爆炸声。“一颗、两颗、三颗......”,杨三娃一边投弹一边报数。李老四回去之前,将自己的手雷全给了他。当数到十颗之时,杨三娃知道弹已投完,便操起火枪往下方人影绰绰处开火,边开火边大声呐喊。突然而来的爆炸和火枪声,让河滩之中的蒙军彻底懵逼了,他们纷纷退了回去,身后是伤兵们的哀嚎惨叫声和杨三娃虚张声势的呐喊声。只不过蒙军指挥官也非傻子,虽然看不见对面的情况,但他从单薄的喊声和零落枪声判断出,对方人数不多,得趁着夜色冲至对岸,如若天明一切便不好办了。

  枪声响过必然有个蒙军中枪倒地,这不是杨三娃枪法过人,能在仓促的盲射中击中目标,而是因为蜂拥冲过来的蒙军实在是太多太密集了。杨三娃眼看敌人越来越近,冲在最前面几名敌军已爬上河岸,当即转身就跑。只不过他刚跑出小树林便折返了回来——李老四已带着七八个士兵赶来了,他边跑边从同伴手中接过手雷,带头嗷叫着冲向河岸边的敌人。此时远处堡垒的塔楼顶上,冲起了一道明亮的峰火。白日狼烟,夜间火柱,这是向远处示警。峰火一路传递下去,十分钟之内便可传到绵竹,半个小时后驻屯汉州的黄大根便可收到警讯。

  请收藏:https://m.xpof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