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发梓潼_南宋之霹雳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挖掘了大量的土木工事,只需将霹雳军弹药耗光,这城便能长期坚守,待援军一到战局便能逆转。当然为了防止战事不利,守军也在城外的涪江之上架了浮桥,码头上也留了不少船只。

  步兵旅在西门扎下营垒之后,便开始炮击。炮击虽然猛烈也击毁了大量城防设施,但在炸塌了一段城墙之后逐渐稀疏下来,并没有大群的士兵从缺口处蜂拥而入。正如守军所料,此次霹雳军通过陆路进攻潼川府,并没有携带充足的弹药。其虽然配备了数百匹骡马和大量的独轮车,但都是用来拉拽野战火炮,其次是运载粮食、火枪子弹、手雷、地雷、三角钉等刚需物资。城墙虽然被炸开了缺口,蒙军又用迅速用杂物堵住了口子,强行冲锋当然能突入城中,但士兵必然死伤惨重。

  进攻潼川府的霹雳军指挥官在等待,因为箭滩渡方向已传来了消息,已方的水军炮船正在溯水而来。果然,五日之后,霹雳军的大批战船便出现在潼川府城外的水面,这让城内的守军乱作一团。崇庆府距离潼川府虽然只有数百里,但水路只能在重庆府交汇,蒙军根本就没有料到霹雳军的水军竟然绕行二千余里出现在潼川府。只是现在已经无路可逃了,北方的绵州已被霹雳军占领;东门方向被战船封锁,浮桥也被摧毁;南方的普州也是风声鹤唳,纽璘率军逃入普州之后,曹二狗正率大军缓缓而来。

  由于要兼顾机动性,步兵的野战火炮口径比战船的火炮小了许多,炮弹的重量也轻了不少,威力自然就小了不少。河中火炮战船仅一轮齐射,便让城内的蒙军知道了什么叫山崩地裂,原本以为的坚不可摧的城防也土崩瓦解。几轮齐射之后,东门的城门楼便化了一片废墟。

  更让守军绝望的是几轮集火齐射之后,战船并没有停止炮击,而是分批继续往炮击城墙倒塌处,将试图堵住缺口的蒙军炸倒伏尸遍地。以水军船只的运输能力,所携带的弹药数量比步兵多了几个基数。限制其火力输出的,除了发红的炮管外,最大原因还是弹药太昂贵了。

  逃又逃不了,打又打不过。半个时辰之后,城内的蒙军投降了。在接管城池肃清蒙军残余势力之后,步兵旅的士兵押着俘虏通过陆路前往绵州城。守城的任务留给了水军旅,准确说是一半的水军战船,另一半战船则护送运输船继续北上绵州。

  黄大根已经下令,潼川府及绵州将分别由二师师部旅的特种营和侦察营守卫。虽然每营只有五百人,但加上城中民壮,又有战船的火力支援,城防安全倒是无虞。至于黄大根本人将率二师的主力——两个步兵旅、骑兵旅及师部旅的一个营,往梓潼县方向而去。

  梓潼属隆庆府管辖,距绵州一百余里,地处绵州前往剑门关的必经之路。除了剑门关之外,梓潼距川北蒙军的重要据点长宁山、葭萌关、大获城均不远。控制了梓潼,便能让其成为绵州的屏障,阻止蒙军从川北经上述据点袭扰绵州。

  作为下一步霹雳军重点经营的城池,绵州将兴建大量的工厂、矿洞,甚至还将建设兵工厂,并配套大量的屯垦点。这也是梓潼人口不多,也不能进行大规模水上运输,但联席会议仍然决定攻打梓潼的原因。

  利州汪惟正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眼下他正集结近万精锐兵力前往梓潼,其中有骑兵一千人、步卒三千人和新附军五千人,另有数千民夫随行。汪氏作为蒙古人最为倚重的汉军世侯之一,除了投靠蒙古人较早的原因外,也因其军力强悍。

  就拿汪氏旗下的骑兵来说,虽弓马不如蒙古本族骑兵,但战力超过普通的色目骑兵,只略逊于精锐阿速骑兵,属于蒙军之中的翘楚;步兵则集宋、西夏、金等优点于一身,不仅体形高大,甲胄器械精良,远射近攻皆备,是一等一的强军;至于旗下的新附军战力则良莠不齐,主要是用作后勤之用。

  请收藏:https://m.xpof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