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章 陆上僵持_南宋之霹雳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倍。仅一轮密集的弹雨,推炮的海匪便大部分倒在地上。

  夏大根之所命令装填霰弹,是因为他的目标除了火炮之外,更是海匪的炮手。火炮坏了可以重铸,而炮手培养却需要成本和时间。另一个原因则是实心弹虽然威力大,但命中率低,一击不中之下,敌人可能推着炮逃跑。而霰弹的散布面积大,四处乱飞的弹片虽然打不坏火炮,却能将一网打尽。

  海匪首领看见屯垦点墙上发出巨响腾起白烟时,心中顿时咯噔一下,暗道不好。眼见硝烟散去,炮手都倒仆在地,但火炮倒是安好无恙,他如死灰的心又冒着一丝希望,急令随同进攻的步兵前去将火炮拖拽回来。就在海匪乱轰轰准备往回推动火炮之时,又一轮霰弹雨又凌空飞下。硝烟过后,又是一大片海匪仆在地上。

  距屯垦点二里地的海匪火炮也开火还击了。只不过屯垦点的火炮阵地也有土木工事保护,重型炮都无法轻易击穿其防御,那十门轻型炮那里能击穿?这些轻型实心弹只是打得周边的泥土和木头碎屑横飞,甚至炸死炸伤了十余人,却没能阻止那六门重炮和十二门中型炮继续集火射击。

  这一轮霰弹之后,再无海匪敢前去推炮,纷纷拔腿便逃。在对着逃跑的海匪又进行了一轮集火射击之后,夏大根才命令用实心弹对着海匪的火炮进行饱和射击,直到炮管打得红烫才停了火。海匪的那几十门火炮,此时已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更惨的是那些倒地的海匪,尸身早已残缺不全,支离破碎。

  失去了大部分火炮,让海匪们如丧妣考。为了携带这些火炮及弹药,海匪在路上多耽搁了不少时日,为此死在生番部落毒箭下的有上百人。海匪并没有携带攻城武器,全指望着用这些火炮来打开屯垦点。虽然周边皆是树木可用来打造攻城器械,但一则工匠人手和工具都不足,二则也需要甚长时间,没有十天半月根本无法批量造出来。

  盛怒之下,海匪对屯垦点发动了全面攻击——不仅包括正面,也包括其左右两侧的屯垦点。这其实是个聪明的做法,因为这使得三个屯垦点都疲于应付敌人的进攻,而无力相互支援。从表面上看,夏大根所在的屯垦点首当其冲,海匪不仅投入的兵力最多,还有十门轻火炮,压力应该是最大的。但实际情况却是左右两侧屯垦点的压力最大。

  正面的屯垦点不仅有重炮,其兵力也是正规军居多。反观左右两翼的屯垦点只有少数中小型火炮,守军也只有二百名正规军,其余皆是民兵。流求的陆上战事很少,正规军也存在经验不足问题,民兵问题更为严重。这些没有经历过战火淬练的士兵,战力显然比不过那些刀口上舔血的海匪。一天战斗下来,虽然数次挫败了敌人的进攻,但自身也伤亡不小。

  十日之后的一个夜晚。趁着夜色的掩护,夏大根命令守军中的民兵带着火炮悄悄撤退到后方,在第二组屯垦点组织防御。第二日一早,海匪又开始了大举进攻,此时守卫屯垦点的皆是正规军,他们稍作抵抗便也开始撤退。第二组屯垦点离此不过七八里距离,轻装之下半个时辰便可赶到。海匪自然是想趁胜追击,却不料被埋在路上的地雷炸得血肉横飞,只得眼睁睁看着夏大根带着人扬长而去。

  进入屯垦点的海匪开始大肆抢吃抢喝,穿越丛林让他们个个饿得眼冒绿光。眼见守军匆忙之中竟然遗留了不少食物,甚至还有酒水和肉类,当下便开始争夺抢食起来。不料这些食物都是守军下了毒,故意留下的。半个时辰之后,最凶悍抢食最多的一百余名土匪便见了阎王。

  夏大根退守第二组屯垦点,让海匪不得不重新组织攻势,这至少又能挡住敌人十天以上。层层阻击海匪,以空间换时间,实则是余柱的意思。采取这种作战方式是要将海匪拖疲拖垮,然后一举歼灭。当下流求公司当然能组织二三万民兵与海匪作战,但结果肯定是惨胜,也会对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余柱要的是以最小的伤亡取得大胜。

  请收藏:https://m.xpof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