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二章 江源生变_南宋之霹雳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崇庆府下辖的四县之中,永康县是山区平原兼有,府城附廓的晋原县则有无根山区,新津县也有少量的丘陵,只有江源县境内是一马平川,极利于农业生产。故江源县虽然面积不如永康和晋原,但粮食产量却是崇庆府首位,霹雳军也在其境内设置了几个大的屯垦点。虽然江源县与蒙军占领区隔金马河相望,但由于霹雳军控制了河道,加之此段河宽水急难以渡河,故霹雳军只在江源境内驻扎了一个水军连以防蒙军渡河。江源城及各个屯垦点则由守备旅的二线部队——基干民兵负责。

  霹雳军参谋部在江源的布防安排有其合理性。1242年以来蒙军数次攻略蜀地,对崇庆府的剽掠都是从三渡水和灌口寨附近的渡口而来。霹雳军在平原地区立足之后,蒙古游骑到霹雳军辖区骚扰,也多是从以上位置或蒲江偷渡过河,并未从近在呎尺的江源渡河。原因无它,只是因为该段河道并无浅滩,即便冬日水枯时节也无法涉水而过。蒙军在此的小船极为有限,要让一个小队的二十匹战马过河都难,更遑论大规模偷偷过河。何况一旦被霹雳军发现,便只有被击沉下河喂王八的下场,蒙军根本不敢冒这个险。

  但在夏收期间,蒙军偏偏从江源城方向渡河了。他们用来渡河的船只是霹雳军的运粮船。由于江源粮食产量大,加之缺乏仓库设施不足,李爽提前便调来了运粮船停靠在离城下游五里地的石鱼屯垦点,准备待粮食收获后便运往邛州、大邑及永康县等地。这些地方虽然也盛产粮食,但由于工矿业都集中这几地,产业工人数量极其庞大,自然需要海量的粮食。由于在金马河上蒙古人并没有水军,自然无法武力夺取船只。实际上这些船只是一个叫常元的霹雳军军官献给蒙军的,他是守卫江源城基干连的副连长。

  江源常家一直名人辈出,出了不少高官也有不少名士,在蜀地也颇有声望,尤以常璩最为有名。常璩为东晋人,其著有《华阳国志》,号称地方志始祖。在1242年阔端入蜀之前,常家仍然十分兴盛,有数千良田奴仆百人。由于财力雄厚又有不少家族子弟在临安朝中和各地做官,本地官员也对其极其敬畏,甚至江源知县和崇庆府知府上任,也要亲自上门拜谒,一时间在崇庆府风头无俩。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蒙古人的入侵让常家的荣华富贵变成了过往云烟。他们并没有像其他大族一样坐船逃往外地,而是自持在蜀地势力盘根错节,以为即便蒙古人占了蜀地,也得依靠文脉维持统治,而耕读传家正是常家最擅长的。哪料到蒙古人根本就没有以文治国的概念,他们坚信武力才是真理,烧杀劫掠才是人生的乐事。常元

  请收藏:https://m.xpof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